运输机要用“左轮手枪”开火

作者:兰顺正

□兰顺正

近日,波音公司推出了一个高超声速导弹发射系统的新概念方案,被外界形象地称作“左轮手枪”。简单地说,该系统包括两个依次安装的“转轮弹舱”和一部电磁弹射装置,被设计装上C-17大型运输机后,最多可以快速发射12枚高超声速巡航导弹。该方案如果成为现实,意味着美军大量运输机也将具备强悍的高超声速打击能力。

实际上,运输机“客串”轰炸机并不罕见。早在越战时期,美军就曾经使用C-130中型运输机投放“雏菊剪刀”燃料空气炸弹,以便在越南丛林中开辟直升机起降场。如今,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的特种作战飞机虽然普遍“出身”于运输机或客机,但也都具备对地轰炸能力,能够投放多种精确制导炸弹、反坦克导弹等。

近年来,随着空地作战环境复杂化,美军更加重视充分发挥运输机的远程精确打击潜力。美军认为,随着假想敌构建起日益先进、复杂的分层一体化防空体系,并大力发展隐身战机,自身很难再拥有绝对空中优势,再加上美军轰炸机面临数量不足、状态老化等窘境,所以美军及诸多美国智库机构纷纷提出一系列应对手段,包括使运输机具备灵活、精确的远程打击能力。

比如,美军曾提出“快速龙”计划,开发“弹药托盘”系统,也就是将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集成在智能化弹药撒布器上,以传统空运货物托盘的方式装上运输机,再以传统空投方式从运输机尾部跳板式舱门大量投送弹药,令运输机变身“飞行武器库”。

外界分析认为,一旦C-17等运输机通过快速改装部署高超声速导弹,将为美军带来不容忽视的战场优势,甚至具有战略价值。

一方面,相比常规巡航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高超声速巡航导弹速度更快,不仅有望显著压缩敌方反应时间,更有效地打击时间敏感目标,而且利用更大的动能,有助于提高对坚固目标的毁伤能力。况且,高超声速武器特殊的飞行轨迹和机动能力令敌方更难拦截,迫使敌方不得不斥巨资升级防空反导系统,相当于提升了敌方的战争成本。

另一方面,美军运输机部队的状况比轰炸机部队更加乐观,规模庞大,潜力不俗,临时改装“左轮手枪”之类的作战系统后,既能“客串”轰炸机,又可以利用与普通运输机差别不大的外观,使敌方很难从数十上百架频繁起降、穿梭于不同空域的运输机中区分出有威胁的目标,欺骗、隐蔽效果更佳。

未来,美军可能将装有高超声速导弹的运输机伪装混杂于普通运输机机群中,在合适的时空节点突然发难,或者由战术飞机前出佯动,吸引敌方注意,隐藏在后方空域的看似“人畜无害”的运输机及时齐射高超声速武器。

总之,波音公司的“左轮手枪”方案表明,美军正在积极创新战法,适应不断变化的战场环境和形势,有可能在不断地试错、更新中引发战场变革。